等离子体刻蚀的原理发表时间:2022-07-27 13:50 1. Plasma:广泛应用而又复杂的物理过程 等离子体刻蚀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程,自70年代引入用于去胶,80年代成为集成电路领域成熟的刻蚀技术。刻蚀采用的等离子体源常见的有容性耦合等离子体(CCP-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)、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(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)和微波ECR 等离子体(microwave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plasma) 等。除刻蚀外,等离子体技术也成功的应用于其他半导体制程,如溅射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(PECVD)。当然鉴于plasma丰富的活性粒子,plasma也广泛应用于其他非半导体领域,如空气净化,废物处理等。 图1 一种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现象 2.容性耦合等离子体(CCP) 等离子体是部分离化的中性气体,在等离子体中自由电子与中性分子,原子进行碰撞,通过碰撞电离,进一步得到更多的电子和离子。基于电子的能量,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离子,激发态高能中性粒子等,同时由于电子吸附在中性气体表面还可获得负离子。由于每种气体在原子分子物理学中有各自的能级结构,故高能电子可以将气体激发到不同的能级上,当气体分子、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回迁时将会辐射出不同能量的光子,不同能量的光子代表了不同的波长,通过分析光谱我们可以有效地分析等离子体的刻蚀过程。该分析诊断过程常被用于半导体制造中的EDP监测。 图2 等离子体中的激发碰撞与光谱辐射 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源典型的腔室结构如下图。功率加载到上下电极上,通常频率为13.56MHZ。所谓的暗鞘层将在所有器壁表面形成,暗鞘层常被认为是绝缘体或电容,因此可以认为功率通过一个电容器转移至等离子体。 图3 常用CCP源的腔室结构 在频率为1MHz和100MHz之间,自由电子可以伴随电场的变化获得能量,离子由于质量较重,往往不会伴随变化的电场运动。 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气压范围往往从几个毫托到几百毫托,因为电子质量远低于离子质量,电子可以运动更远更长的距离并与气体和器壁进行碰撞,电离出更多的电子和离子。而器壁周围因为电子游离只留下笨重的离子,但整个腔室必须保证电中性,故必然会在器壁形成一种结构来阻挡电子继续在器壁周围的电离,而这种结构平衡了等离子体的电中性特性。这种结构即鞘层,鞘层可认为前面所说的电容器,因为电容器处于放电环境中,表面有电荷积累,就形成了一个电场,一个电场必然对应一个电压,因为电容器周围达到的电荷积累动态平衡,故这个电场,电压为动态的静电场,即直流电场和直流电压,故VDC形成。因为腔室内壁接地,而形成的偏压电场为阻止电子,故对地内壁而言此VDC为负值,即负偏压。在电极上此负偏压与射频电压一起形成了复合电压,如下图。 图4 DC和AC在电极上的波形 3.刻蚀机制 刻蚀机理的解释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等离子体技术,不局限于RIE。 通常,等离子体刻蚀是化学刻蚀,不是物理刻蚀,这意味着固体原子与气体原子反应形成化学分子,然后从基片表面移除形成刻蚀。因为VDC的存在,通常存在一定的基片溅射,对于大量的刻蚀,物理刻蚀效应很弱可以被忽略。 几个主要的刻蚀过程为: 1. 形成反应粒子; 2. 反应粒子到达被处理材料的表面并被吸附; 3. 被处理材料表面化学吸附反应,形成化学键,并形成反应产物; 4. 解吸附化学反应产物,并在被处理材料表面移除,抽离腔室; 图5 等离子体刻蚀基本机制 4. VDC 对刻蚀的影响 1.刻蚀速率,因为电子密度和能量与VDC相关联,故以上的化学反应过程与速率相对应; 2.离子轰击可以造成Wafer表面的建设损伤;而离子轰击的能量与VDC相关,VDC越高轰击越强; 3.离子轰击还会对刻蚀形貌有一定的影响等等 4.对于非易挥发性副产物,通过一定的离子轰击可以将副产物解离形成易挥发性产物,使本身在易在Wafer表面已形成的膜层消失; 对于VDC主要会加速离子对被处理材料表面的作用,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,调节VDC可以调节对被处理材料的刻蚀。 图6 离子轰击作用 5.感应耦合等离子体(ICP) 两种类型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源:采用柱形和平面结构,如图7所示。射频电流流经线圈在腔室内产生电磁场激发气体产生等离子体,偏压源控制离子轰击能量。通过这种方式,可以独立的控制等离子体密度和离子的轰击能量。因此ICP刻蚀机提供了更多的调控手段。 图7 两种方式的ICP结构 用于等离子体刻蚀的ICP源通常为平面结构,该方式容易获得可调的等离子体密度和等离子体均匀性分布,此外平面ICP源使用的介质窗也易于加工。石英和陶瓷是常用的介质窗材料。 此外感应耦合ICP源也存在容性耦合,介质窗作为线圈和等离子体之间的耦合层是作为一个电容器存在,在线圈的输出端电压达到2000V时,容性耦合将会形成。这个容性高压可以点燃和维持等离子体放电,另一方面,局部高压的形成也会导致介质窗的刻蚀,导致颗粒的产生或者造成晶圆的污染。为了减小容性耦合,通常采用法拉第屏蔽或者在线圈末端串联接地电容的方式。 图8 一种法拉第屏蔽ICP源结构 |